9月28日,国际合作与交流党支部委员及处室负责人前往湖南省醴陵市严家冲参观党和国家军事外交家耿飚同志的故居,接受红色教育。             
    
在耿飚故居陈列室,党员同志们通过观看历史图片和文字记载,深刻体会到耿飚同志作为中国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家为国奋斗的精神,作为外交家认真贯彻中央外交方针和政策,为开创和发展新中国的外交事业无私奉献的精神。耿飚不仅是中国人民解放军高级将领,更以新中国派驻西方国家的第一位大使,他通过积极开展对外交往,努力宣传中国的内外政策和建设成就,在扩大新中国在世界范围内的影响方面做出了卓越贡献。
支部成员结合习近平总书记在今年6月22-23日在京召开的中央外事工作会议上的“我国对外工作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为指导,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牢牢把握服务民族复兴、促进人类进步这条主线”的讲话精神,对如何响应中央号召,积极推进学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进行了深入思考。新时期国际交流合作与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一起构成了高校的重要使命。高校国际合作交流在政治上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不断增强政治意识、大局意识、核心意识、看齐意识,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确保令行禁止、步调统一,同时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大局观、角色观,统筹国内和国际两个教育市场,优化配置教育资源和要素,抢占世界教育的制高点,培养具有国际意识、国际交往能力、国际竞争能力的高素质人才,为本国的最高利益服务;在具体工作中坚持战略自信和保持战略定力,坚持推进理论和实践创新,坚持战略谋划、布局,坚持捍卫国家核心和重大利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树立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
在参观过程中,党员干部纷纷表示,作为党的外事工作干部,一定要首先忠于党、忠于国家、忠于人民,做到政治坚定、业务精湛、作风过硬、纪律严明并不断提高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只有这样,学校的国际合作交流工作才能确保正确地政治方向,才能为实现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人”服务,为“重大的政治任务和战略工程”服务,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进而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创造有利条件、作出应有贡献。
      